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部门专栏 » 机关党委 » 工作动态 » 正文
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结硕果
发布时间: 2012-09-10 16:15:37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56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能有一个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向大家简要汇报我局取得的成绩和做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题目是《夯实基础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结硕果》。

    近年来,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省局的工作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为依托,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团结带领全局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水文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防汛抗旱减灾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多措并举,圆满完成测报任务

    信阳市地处淮河上游,防汛抗旱任务十分繁重。多年来,我局职工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圆满完成各项水文测报、预报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汛抗旱减灾做出了新的贡献,得到省、市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我们之所以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重视。

    我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广泛进行思想发动,要求职工克服麻痹思想,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形势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强化责任意识,做好迎战大洪、大旱的思想准备。

    二是制度健全。

    我局建立健全了领导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五随”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要水情及洪水预报会商等工作制度,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分工,定岗定责。

    三是方案周密。

    国家重要站准备了三套测流方案,一般站准备了二套测流方案,确保水情信息在15分钟内采集并传输到省防办;成立了两支抗洪抢险突击队,确保在一小时内赶到洪水现场抢测洪水;补充修订了14个站的洪水预报方案,新编制了5个站中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布置了几十个山洪预警站点,要求这些站一小时降雨量超过50mm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发布山洪预警。

    四是培训到位。

    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测验规范》、《测站任务书》、《水情信息编码标准》、《报汛任务书》,熟练掌握水情预报、拍报技术;举办了遥测系统管理技术培训班;印制了“水文仪器设备使用养护日志”、“遥测系统运行日志”;开展测洪演练;对委托观测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等。

    五是检查细致。

    汛前,对委托雨量站、水位站、遥测站进行全面检查;完成了水尺零点高程、水准点校测和大断面测量等工作;认真做好降蒸观测场、缆道、测船、桥测车、ADCP、发电机组、遥测报汛等设施设备的养护,保证各种测报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对计算机、通讯线路等测报设施进行了检查与养护,准备了备品备件;要求各站加强测站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设备先进。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仪器设备,目前我局拥有4台ADCP(另有4台ADCP在走招标程序,近期购买,汛前投入使用)、全自动缆道、全自动桥测车、冲锋舟、多功能水文信息显示终端和无线远传水位计等设施设备;自主研发了网络报讯系统和手机短信报讯系统,并配备到所有水文站;重要水文站配备了我局自主开发的长期U盘存贮远传水位显示屏;申请了网络专线和固定IP,开发了报汛软件,使全局18个水文站都有遥测、公网、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四套报汛手段。

    七是众志成城。

    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党员同志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广大职工团结一致,忘我工作,展示了一支团结战斗集体的风采。

    一、科学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我局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走出传统水文模式,面向社会做好全方位服务,为自身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全面参与信阳市“十二五”水利规划、信阳市取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和信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等。我局作为信阳市水利普查的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参与水利普查工作。我局注重培养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防洪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人才,现能完成取用地下水、水库水、河道水、混合水等不同水源、不同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完成5项水资源论证项目、1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项目;完成44座桥梁的防洪影响评价项目。

    二、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基建水平

    近年来,我局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我们完成了大坡岭、泼河、新县危旧站房改造工程,完成了“十五计划”中谭家河站建设任务;完成了潢川基地综合楼及淮滨住宅楼建设;完成了机关高层办公楼建设工程;完成了全省最标准的化验室改造;完成了石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文测报设施建设;完成了龙山水文站新建任务;及时组织修复2010年度水毁的大坡岭、谭家河、长台关、龙山等站的水文设施。目前,鲇鱼山、南湾、泼河、五岳四座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开工,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一期(信阳项目区)建设工程、十三座中型水库水文测报设施建设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信阳洪涝灾情巡测基地建设正在实施。

    在工程建设方面,我局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所有建设项目均成立由局领导、技术骨干及后勤、财务、监察人员组成的项目组,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公开招投标、建设监理制、财务审计制和竣工验收制。近年来,淮委水文局和省水文局领导对我局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给予好评。

    三、科教兴局,逐步夯实发展基础

    我局以“一十百”人才工程建设为目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十个在全省有影响的人才,一百个在当地建功立业的水文尖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是注重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二是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三是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技术竞赛活动。通过培养教育,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职工业务技术水平,实现了从“人员大局向人才大局”的转变。目前,我局有教高1人,副高9人,工程师34人、经济师3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88%。争取在两年内,实现人才大局向人才强局的转变。

    激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撰写科研论文。近年来,我局在外文刊物发表论文4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在省、市级学术交流会上交流论文120多篇,出版水文行业专著10多部,1名同志参加4部水文行业规范的编写工作;获地、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在全国或全省水文系统推广实用型成果10多项。我局主持完成的《山洪预警信息终端》获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河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这是我省水利系统首次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这些科研成果在水文生产一线的推广应用,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资金,提高了水文测报、资料整编的精度和效率,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水文

    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谐发展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除白雀园站之外,所有测站办公设施均进行了更新改造,添置了计算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机关新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为部分测站添置了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对饮水设施进行改造,新建职工住房63套,单身宿舍20间;每年都为全局210多名在职退休职工体检一次;对特困职工和遗属进行了救济。2010年,我们积极向地方工会争取,使我局4位省部级以上贫困劳模每人得到2000元救济金。组织职工为开封水文局职工宋铁岭患重病的儿子宋楠捐款7820元;在职工职称评定、子女升学、就业问题上主动给予帮助。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水文站、文明楼院、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活动,我局被授予“全省水利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我局工会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授予“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李建华同志被推选为河南省省直“十大道德模范”候选人。此外,我局充分利用网络,把《信阳水文信息网》和《信阳水文QQ群》作为职工学习交流的园地,做到无纸办公,节省开支。

    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仍有个别测站测验设施不能满足防汛形势需要,亟需更新改造;部分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职工子女就业等问题还需得到更好解决;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等。今后,我局将继续努力,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实现信阳水文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