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临危不惧显本色——河南南阳荆紫关水文站抢测百年不遇洪水纪实
发布时间: 2010-07-29 11:45:41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77

荆紫关水文站是丹江口水库的最大入库控制站,汇流区域绝大部分位陕西境内,流域面积达7086平方公里。7月23日至25日,因上游出现强降雨,荆紫关站爆发特大洪水,水位9小时升幅达6.87米,超警戒水位4.09米,最大实测流速达7.14米每秒,最大实测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为荆紫关水文站建站以来最大洪峰。

7月23日下午到晚上,陕西南部突降特大暴雨。河水缓慢上涨,从24日凌晨开始,丹江开始涨水,5时,荆紫关水文站接南阳局水情科信息,上游陕西境内过风楼站报流量2200立方米每秒,荆紫关站职工及南阳局支援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迎战即将到来的洪水。

7月23日14时,实测起涨流量156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 210.79 米,从24日6时起,水位开始迅猛上涨并夹杂大量的漂浮物。6时32分,水位达211.84米,实测流量306立方米每秒。面对迅速到来的洪水,该站立即启动了特大洪水测洪应急方案,全体职工分为水位观测组、外业测验组和水情信息计算传输组:全耀勇同志负责水位观测,黄志泉、杨明武和南阳局支援驻站的田海河、胡成年、陈朝阳等同志负责外业测验,李文胜同志负责水情信息计算和传输。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测报工作中。随着流速的加大和漂浮物的增加,流速仪不能再使用,外业测验组随即决定采用中泓浮标法进行流量测验,大家冒着大雨,沿中泓浮标断面上下断面一字排开,发信号、传信息、记录等各个环节,专人专职,按测验程序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8时12分,两小时之内河水上涨3.54米,实测流量3170立方米每秒,水位达214.63米,超过保证水位0.13米,P6、P4、P3、P2各水尺相继被淹没。9时 12 分实测流量387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达 215.03米。

从9时30分开始水位出现缓慢上涨的迹象,紧张的情绪稍有缓和。但河水仅仅平静了大约30分钟,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在稍事休息之后,积聚了更大的反扑的力量。从10时06分开始,受上游来水影响,水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大幅度的上涨。11时30分,水位达215.71米,实测流量5300立方米每秒。河水裹挟着大树、油罐等大量的漂浮物,咆哮而下,漂浮物不时碰撞已接近水面的缆道副索,导致高高悬挂的铅鱼和副索钢塔大幅度摆动,为避免流速仪和铅鱼受损,测验组决定拆除铅鱼拉偏索及通往缆道房的信号悬挂索。年过半百的荆紫关站站长黄志泉和杨明武同志毫不犹豫的跳入奔腾的河水,在洪流中游向缆道主索钢塔,小心翼翼的拆除了拉偏索并固定好铅鱼。杨明武同志更是攀登上11米高的钢塔顶端,冒着极大危险拆下了信号索,身上、腿上、脚上被漂浮物和锋利的荆棘剌出了密密麻麻的血痕,他们忍住剧痛,继续进行紧张的流量测验。11时54分,水位达216.03米,实测流量5760 立方米每秒,浪高流急,漂浮物布满河道,位于水文测验断面上游几十米的高压电线和通讯电缆相继被河道漂浮物拉断,水面上火花四溅。此时,水位继续迅速上涨,12时42分,水位达216. 48米,实测流量7690 立方米每秒,河面波浪汹涌,奔腾下泻,涛声震耳。13时20分,右岸主索钢塔在漂浮物的缠绕下,顺流倒下,主索在急流中剧烈摆动,危及左岸钢塔和缆道房安全,情况万分危急。测验组高工胡成年同志立即请示局领导,建议斩断循环索和起重索,在王立军局长的指示下,测验组同志飞奔到缆道房果断截断了与缆道房相连的循环索和起重索。几分钟后,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重达数百公斤的左岸绞关被主索从水中拨起,腾空10余米撞上钢塔顶部,连续上下撞击几次以后,翻过钢塔顶端,坠落掉入激流中。经受过无数风雨的水文职工面对这突然发生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如果此时没有切断缆道与站房的联系,后果不堪设想。一阵惊叹过后,大家继续密切关注着雨水情,进行紧张的测流,此时水位继续上涨,14时24分,水位达217.50米,实测流量 10000 立方米每秒,14时48分,水位到达最高水位217.59米,超过警戒水位4.09米,超过保证水位3.09米。15时06分水位开始缓慢下落。

在这次测洪过程中,荆紫关水文站全体职工和南阳局驻站人员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充分发挥了拼搏、奉献精神。水位观测组全耀勇同志从24日5时直到16时,坚守在每一根水尺旁,每6分钟观测一次水位,在最高水尺被即将淹没时及时组织测验组人员打水尺,定高程,确保了洪水水位的精确记录;测验组黄志泉、杨明武同志不顾洪水危险,爬钢塔、除险情;田海河、胡成年、陈朝阳等同志站在四处溢水、摇摇欲坠的渠道内堤仔细观察浮标,发信号、传信息,确保流量测验的准确;水情信息计算传输组李文胜同志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准确地进行水位过程点绘、流量计算和水情信息传输,并及时为防汛指挥部门传送水情信息。从24日早上起到24日下午6时,大家饿了在办公室啃方便面,困了互相鼓励,重活、累活、危险活抢着干,一直坚守工作岗位,忠实地履行着水文人职责。监测汛情的同时,全站职工首先想到的是把汛情信息传送出去,24日5时至6时,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把雨水情信息通知到县、乡防汛部门,为当地政府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提供可靠情报,据不完全统计,仅荆紫关镇就及时转移群众12000余人,淅川县城及时转移群众40000余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荆紫关水文站职工奋战洪峰的情况,时刻牵动着各级领导,水利厅于合群副厅长、省水文局潘涛书记、杨大勇局长等领导在得知丹江出现特大汛情后,多次打电话询问测洪情况,并对大家表示关心和慰问。南阳局王立军局长带领应急抢险队及时赶赴支援。于合群副厅长、杨大勇局长在洪水冲断道路无法到达水文站情况下,赶到淅川县城通过电话指挥并慰问水文职工。25日,潘涛书记又从郑州驱车赶到水文站,查看汛情和水毁情况,慰问职工,并对下一步的测报工作作出部署。各级领导的靠前指挥和对一线职工的关怀给水文站的同志们带来了极大鼓舞,站上同志精神饱满,正积极进行水文设施水毁恢复,为迎战更大洪水做好充分准备。(南阳局陈朝阳)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