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质量完成水文测报预报工作,获得各级领导好评。
1月至5月,河南省遭遇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缺雨天气,大部分地区近60天缺少有效降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为及时了解各地旱情,水文局根据省水利厅领导指示,将旬测土壤墒情改为每5天测量一次墒情并及时上报厅防汛抗旱办公室。同时水文局派出4个工作组,配备先进可靠的土壤水分速测仪,随时监测麦田土壤含水率,了解各地实际干旱状况,为水利厅抗旱工作会议提供第一手旱情资料。
2007年汛期,全省共出现7次较大的暴雨及洪水过程,淮河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中小河流、局部地区和一些城市暴雨灾害频发, 淮干、洪汝河7月上中旬20天内连续出现四次大的暴雨洪水,致使淮滨水文站出现1991年以来最高水位,王家坝出现1968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洪汝河出现了近20年一遇的洪水,老王坡滞洪区先后2次运用,班台水文站出现历史第三大流量,超保证水位行洪达24小时;南湾水库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宿鸭湖、石漫滩、板桥、薄山水库长时间超汛限高水位运行。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洛阳、南阳的部分山区发生了严重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7月29日卢氏县境内最大6小时、24小时降雨量频率均达1000年一遇。信阳、驻马店、南阳、洛阳、漯河、郑州等市的部分市县出现了严重洪涝。在暴雨洪水面前,全省水文职工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防汛水文测报预报工作,7月11日,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同志到河南省信阳淮滨水文站看望水文职工,充分肯定了水文工作。
2、扎实推进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省发改委下达的2007年度600万元基建任务,安排 7处重点站建设、2处水质化验中心仪器配置(驻马店、新乡)和5辆巡测车的购置;“工程带水文”共完成投资750万元,改造建设13处水文站和76处雨量、水位遥测站;完成2006年度安排的8处水文站工程竣工验收,引进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全自动操作台6部,南京戴维公司全自动操作台2部。引进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1台,更新快艇、桥测车4辆,配置进口离子色谱仪1台、国产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2台、国产紫外分光光度计2台。
3、河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基本完成。该工程总投入325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46万元,地方投资1512万元,汛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水情分中心建设项目信阳、南阳、许昌、安阳、郑州5个分中心2007年通过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建设办公室的初步验收,投入试运行。洛阳、漯河、周口、商丘、新乡、濮阳6个分中心于2007年3月正式开工,汛前完成了所有测站的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分中心集成等工作,在2007年汛期也进入了系统调试阶段。河南省13个水情分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含驻马店示范区),共有491个遥测站实现了雨量信息10分钟自动采集传输,250余处遥测站水位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在2007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
4、水文科研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水文战略,不断增加水文科技含量。全省水文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有8项成果通过专家组鉴定,其中:《岭南高速公路跨河工程防洪影响研究》、《河南省地下水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周口水情分中心设计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河南省周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加强职工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科技素质,截止2007年底,已投资100多万元,先后多次组织近600名职工参加各类专业学习班。6月6日,省局杨大勇局长荣获200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局水质中心沈兴厚主任荣获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弋阳举行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大赛中,我省3名参赛选手在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荆紫关水文站职工徐新龙获得二等奖(第七名)的好成绩,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技能大奖。
5、法制建设推动水文发展显成效。大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河南省水文条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公布以来,河南省水文系统积极行动,结合《河南省水文条例》实施情况,深入进行宣传贯彻,组织专题宣讲、座谈会,邀请了部水文局专家来郑进行专题讲座,由省人大农工委、省水利厅联合组织省直有关单位、黄委会水文局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专题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柏栓到会讲话,并在《河南日报》显著位置发表署名文章,进一步扩大影响,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执法办案的水平与能力,5月我局组队参加了由河南省水利厅主办的“河南省首届水法规电视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三等奖的佳绩。完成56个水文站测验断面保护区界桩设置,目前全省119个水文站界桩划界确权工作已全部到位;同时,依据《水文条例》,积极开展水文执法,解决3起影响水文工作正常开展的涉水案件。
6、开展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家底。根据水利厅资产清查工作要求,经过紧张有序工作,对清查数据进行了整理、核对、汇总,形成了汇总数据和工作报告。全系统清查清理资产总额:8609万元,负债总额325万元,净资产总额8284万元(其中:事业基金185万元,固定基金7762万元,专用基金215万元,其他净资产121万元),确保了水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7、人事制度改革又有新突破。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录用人员工作,进一步改善单位的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2007年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学生,按照国家人事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公正、公开、公平进行招聘工作。通过笔试、面试、体检、以及综合审查与考核三个环节,完成1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9名大专生的招聘。
8、全省水文系统深入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按照省委、厅党组的统一部署,从4月初到5月底,省局全系统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领导干部五个方面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徐光春书记关于“学习求深、查摆求真、整改求实、执纪求严、面貌求新”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先后经过“学习动员、检查剖析、整改提高”三个阶段,顺利地完成了“学、摆、建、查、树”五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努力推动了全系统此项活动扎实有序开展,确保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9、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水文建设。全省水文系统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通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展水文发展思路,不断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水文行业精神,全省水文系统积极参加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11月16日至18日,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在白龟山水库管理局成功举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第二届河南省水文系统职工乒乓球比赛暨“水文杯”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取得良好效果,省水文水资源局还注重为职工办实事,安排10余万元资金,购置海尔全自动洗衣机72台,配置到地处偏远的水文测站。一年来,全系统共有7人分别获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7个先进党组织分别被省直工委、厅直机关党委表彰,11月3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杨大勇全国防汛抗旱模范。
10、加强区域水文协作与交流。9月21日-23日,西北地区及黄河流域水文协作会议在洛阳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潘涛书记主持。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胡广坤部长致欢迎辞、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于合群致辞、邵新民等领导出席会议。黄河委水文局局长杨含峡作主题报告。本次会议为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及黄河流域水文部门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精神和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拓宽水文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水文工作法制化、正规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通讯员 於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