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至16日,信阳市遭遇大雨、暴雨的轮番肆虐。面对突来的降雨,信阳水文紧急响应,未有丝毫懈怠,严密精准测报,为地方部门防汛抢险争得先机。
52岁的汪德琦是鲇鱼山站的职工,他日常工作负责水尺和水准测量、溢洪道测流、流量测验及原始计算、在站资料整编等。子承父业的他,在河湖旁坚守了37年,打交道的是一串串枯燥无味的数据,一遍遍的整理、分析、计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经手的水文资料积累如山。
6月12日,暴雨在夜里来临,屋内闷热异常、屋外暴雨如注。坚守岗位的汪德琦未有丝毫懈怠,打着手电冒着暴雨趟着水一次次地去往降雨量观测场查看雨量自记的记录情况。雨大到伞都打不住,他依旧固执地来来回回,脚泡在水里,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等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两点,家里因为暴雨也有很多东西未收拾,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发生,虽然如此,家人始终表示知道水文工作的重要性,对此支持并理解。
13日一大早,汪德琦就来到站上,和站长查看了降雨情况后,意识到此时水位数据的重要性,马上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往新建坳巡测站抢测洪峰流量。抵达目的地后,顾不上雨势,马不停蹄地穿好救生衣,检查仪器设备运行无误后,开始ADCP、浮标法等实测流量,以确保数据准确。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草草吃了午餐,继续带领大家实测流量至下午五点,终于抢测到16时洪峰流量440m³/s。夜里,他本该休息,不放心雨情的他又陪同值班直至雨停。
14日,鲇鱼山站接到市局来电,得知此次洪水面积大、来势猛,蒋集站测流人员紧张,急需增援一名业务骨干携带ADCP设施测流。在暴雨中连续奋战了两天的汪德琦第一个要求前去支援,得到同意后他简单收拾个人物品,准备好测流设备就赶往了固始。抵达目的地后,先赶往石槽河站抢测洪峰,后又投入到蒋集站的测洪工作中。支援任务结束后,大家劝他休息,他却说“鲇鱼山站的水文工作还在继续”。夜里接近零点,汪德琦赶回鲇鱼山站,他的脸上有疲惫,更多的却是完成了水文工作的欣慰。
汪德琦的青春奉献给了水文,他报出的每一条水文数据,都包含了他的默默付出、不分昼夜的努力和对水文的浓浓深情。江河湖海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水文人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水文人将秉承“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精神,牢记使命,守护河湖安澜。(信阳水文局 余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