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10时,一阵尖锐的报警声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许昌分中心(以下简称许昌分中心)办公楼内响起。不多时,一群身着防护衣、头戴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有序赶到楼下。这是当日该分中心联合许昌市平安社区、许昌市北大派出所和许昌晨报举办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许昌分中心分析室总建筑面积1000㎡,可以进行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及水源水、废污水、大气降水等五大类53个参数的分析,承担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开封市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污废水等水质监测和评价,以及水利部和流域机构下达的各项监测和评价任务。
“与普通楼房相比,实验室的消防工作还是很不一样的!”参与演练、负责消防知识讲解的市公安局魏都分局北大派出所平安社区民警陈雅丽说,实验室消防工作要坚持“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原则。从成因上讲,违规使用明火加热设备、违反操作规程、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行为都可引发实验室火灾。因此预防实验室火灾,必须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制订防火措施,并定岗到人、逐项落实。
实验室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立即佩戴火灾防毒面具。戴防毒面具时,人员可由下巴处向上佩戴,再适当调整头带。之后,用手掌堵住滤毒盒进气口用力吸气,面罩与面部紧贴不产生漏气,则表明面具已佩戴好。
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如要使用灭火器灭火,应搞清引起火灾的火源。陈警官从燃烧性质说起,我国火灾分为A、B、C、D四类,如A是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则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如D是镁、钠、钾等碱金属等引发的火灾,则要使用水基灭火器。
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平时就要对防毒面具、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许昌晨报记者对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全程进行了报道。(许昌水文局 谷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