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7月17日-25日强降雨影响,漳卫河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多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至7月30日,为防御洪水,鹤壁市和安阳市的崔家桥、广润坡、良相坡、共渠西、长虹渠、柳围坡、白寺坡、小滩坡等8处蓄滞洪区相继启用。
7月25日夜,漯河水文局接到省水文局命令:跨区支援鹤壁滞洪区,开展水文监测。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紧急集合,周广华局长领队,8名突击队员中有7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于26日凌晨3时赶到鹤壁,克服道路受阻等因素,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任务地点安阳滑县白寺坡滞洪区王湾分洪口,立即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设立临时水尺、测量高程、观测水位、测验流量并及时上报水文信息。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负责监测位置:白寺坡蓄滞洪区王湾分洪口,监测任务:上游卫河水位、分洪口门流量、白寺坡滞洪区水位,同时兼顾滑县县城卫河路卫河大桥水位、流量。
大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那就是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连日来,突击队牢记使命,克服困难,勇挑重担 冲锋在前,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听从号令,迎战洪水,应急测报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有力保障了防洪抢险工作顺利开展,尽显党员担当。
克服困难、应对洪水。白寺坡分洪口门宽度约400米,流速快,水流湍急、水下情况不明,上游水流流向复杂,下游又有很多被淹没的树木、房屋、电线及漂浮杂物等危险障碍物,口门流量监测十分困难。漯河水文局水文测报突击队克服这些困难,多次尝试在分洪口上游和下游进行流量监测,自己的冲锋舟动力不足,在水草缠绕下失去动力,又积极协调消防及救援组织的大型冲锋舟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也出现因漂浮物缠绕而失去动力,冲锋舟两次从分洪口门冲到滞洪区,一次又被冲到卫河下游的大桥下,险象环生。多次在口门下游滞洪区测流,克服地形复杂,路线长,夜间测流路线标志物难以分辨甚至迷失方向,要靠其他队员的喊话和灯光指路才能返回等困难,但突击队员们没有退却,没有放弃,冒着生命危险,依然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冲上去,终于开辟出一条测流路线,首次全面测得白寺坡蓄滞洪区王湾分洪口门流量,及时准确报出水文信息,为上级决策提供水文依据。
7月28日,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与海委水文应急监测队、河北衡水应急部消防局协作,再次精确测得白寺坡蓄滞洪区王湾分洪口门流量,对之前测得数据进行印证,为后续进行洪量分析、科学调度保障卫河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了有力水文技术支撑。
连续奋战,加密测报。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监测任务:上游卫河水位、分洪口门流量、白寺坡滞洪区水位,同时兼顾滑县县城卫河路卫河大桥水位、流量。24小时逐时观测水位,用ADCP监测流量,逐时上报给上级,领队在连续作战的状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晰的工作思路,科学调度、合理安排、指挥有力,队员们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和帮助,克服断面多、测次密的困难。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是在22日结束郑州的支援任务回到漯河,立即投入到漯河辖区内各条河流的测报任务,在漯河汛情稍缓后,又立即集合,赶赴鹤壁,队员们都经历了连续奋战。到达滑县任务点后,突击队员不辞劳苦,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在野外工作阵地,克服风吹雨淋,蚊虫叮咬,毫不退缩,在领导的带领下,大家相互鼓励,互相加油,饿了就在车上喝口粥,吃个馒头,累了就在小凳子上眯一会,很少能够按时吃饭。经历连续奋战,全体队员已经极度疲乏,但没有人退缩。
自7月26日以来,漯河水文测报突击队始终坚守防汛一线,往返于白寺坡蓄滞洪区王湾分洪口、滑县县城卫河路卫河大桥河段开展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我们监测到白寺坡蓄滞洪区王湾分洪口最大流量895m3/s,截至目前已累计监测水位131次,监测流量数据25次。7月29日下午,副省长武国定、厅党组书记刘正才在安阳检查防汛工作期间,看望慰问了在滑县白寺坡滞洪区王湾分洪口门进行水文监测的漯河水文局水文测报突击队全体队员,武国定副省长、刘正才书记询问了突击队的工作情况、王湾分洪口门相关水文测报信息等,对大家几天来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和慰问,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提醒突击队员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安全。地方上的干部群众在得知我们是漯河来支援的人员,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关心帮助,不时会有人送来各种物资,让我们也非常感动。我们将在工作中加倍努力,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