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文要闻 » 正文
抗洪抢险中的硬核担当
发布时间: 2021-08-12 11:31:04   来源: 郭安强   浏览次数: 1461

    ---河南水文应急测报跨区域协作纪实

    2021年7月17日以来的这段日子,注定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

    一场大范围、高强度、连续性暴雨在中原大地肆虐。

    淇河、大沙河、卫河、共产主义渠……多条河道超警、超保甚至决口,多座水库超汛限运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郑州告急、新乡告急、鹤壁告急、安阳告急……

    异地支援,跨区联动,一个个水文应急突击队急驰受灾地区,队员们拼搏的身影在大河上绽放异彩。

    河南水文跨区联动应急测报的创新举措为迎战超标准洪水树立了样板!河南水文应急突击队的硬核担当和丰功伟绩必将载入史册!

    触目惊心 那场多年不遇的暴雨洪水

    入汛以来,河南先后发生多次强降水过程。7月17日8时至24日8时,全省普降大到暴雨,郑州、鹤壁、新乡、安阳、焦作、济源、平顶山、漯河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持续强降雨引发汹涌大水,造成河道、水库水位暴涨,卫河淇门以上出现大洪水,卫河上游出现区域性特大洪水;贾鲁河出现大洪水,贾鲁河上游出现区域性特大洪水;大沙河、共产主义渠、卫河、安阳河、贾鲁河出现超建站以来历史洪水。大沙河、淇河、共产主义渠、卫河出现超保洪水,颍河、小洪河、沁河、惠济河出现超警洪水,伊洛河、文岩渠、老灌河、唐白河、沙河、北汝河出现涨水过程。多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出现建库以来历史最高水位。

    暴雨洪水引发险情,常庄、郭家咀、五星等水库分别出现了管涌、漫坝和裂缝等险情,浚县新镇码头村发生了决口的险情,卫河新乡牧野大道发生了决口险情,周口市西华县贾鲁河右岸鲤滩村发生了管涌险情……

    7月19日12时,河南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随后根据汛情发展,相继将应急响应提升至Ⅲ、Ⅱ、Ⅰ级。

    河南海河流域卫河水系9大蓄滞洪区,相继启用崔家桥、广润坡、良相坡、共渠西、长虹渠、柳围坡、白寺坡、小滩坡等8处。

    河南的雨水情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南等地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月20日晚,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7月26日晚,省委紧急召开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视频会议,楼阳生书记、王凯省长分别讲话,对防洪救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在强降雨发生前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下发通知做好暴雨洪水防范和应对工作。党组书记刘正才、厅长孙运锋分别在抗洪抢险和调度一线,科学指挥这场战斗。省水文局局长、党委书记王鸿杰或坐阵省水情中心,或亲临测报一线,有力指挥水情测报预报工作。

    河南水文为应对暴雨洪水作出了充分准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众志成城 那些激流勇进的水文铁军

    河道险情随时会发生,8处蓄滞洪区相继启动、联调联动,这意味着水文测报力量得不断加强,水文突击队需不断变换测报场地。

    面对部分地市特别是卫河流域严重汛情,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扛牢责任,迅速行动。

    从7月18日起,河南省水文局启动应急测报跨区域增援预案,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分期分批次组织水文应急测报突击队,分赴郑州、安阳、鹤壁地区,开展异地应急测报驰援。

    7月20日,省水文局派出水文应急突击队到郑州中牟水文站支援测报工作,并抽调漯河、开封水文应急突击队分别支援郑州、洛阳应急测流,急调周口水文应急突击队到贾鲁河官渡镇为变电站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7月22日,省水文局指派信阳水文局应急突击队驰援新乡、指派濮阳水文局应急突击队驰援鹤壁。

    由于卫河、共渠新乡鹤壁段启用多处滞洪区分洪,7月22日至24日,又派出省局、平顶山、商丘、驻马店、信阳水文局应急突击队执行滞洪区分洪监测任务。

    7月25日,因卫河发生超标准洪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省水文局紧急调动南阳、洛阳、焦作、济源、漯河水文局应急突击队到鹤壁滞洪区开展水位流量监测。

    7月27日,派出安阳水文应急突击队到鹤壁支援测流。

    7月31日,安排许昌水文局突击队到达鹤壁开展流量监测。

    此次抗洪抢险,河南水文共出动17个应急监测突击队、队员106人次。

    接到驰援指令,各突击队立马行动,哪里需要去哪里。

    暴雨突发,高速封闭,道路冲毁,交通受阻……驰援路上困难重重,但各个突击队没有退缩,

    他们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争取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位置。

    鹤壁市浚县卫河新镇彭村段出现决口后,濮阳水文局突击队7月22日凌晨接到指令,立即调配精干力量组成6人应急突击队,由副局长高瑞臣带队,克服道路管制和路面积水等困难,急赴鹤壁浚县支援。面对滔滔而来的洪水,参加工作40余年的老水文人王少平感慨道:“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在洪灾区,突击队员克服断水断电,信号中断,物资缺乏的困难,不顾个人安危,上船下河监测。刚刚完成淇门上游滞洪口监测,又接到通知,说是新镇镇下游发现决口,突出队又急赴到下一监测点,来来回回辗转4个监测点,顺利完成监测任务。

    在卫辉市灾情极其严重情况下,驻马店水文局突击队按照要求于7月23日早上6时到达新乡市,途中积水严重,水深几乎淹没轮胎。接着又得到指令,紧急奔赴受灾严重的卫河下游浚县灾区,一路上通讯中断,交通管制,即将到达指定位置时,由于滞洪区分洪原因,车辆无法正常通过,测量设备无法运至指定地,他们在当地水文站同志带领下,走泥泞的河堤小路到达指定地时,此时已经是下午16时,队员们已经近16个小时没有合眼、没有吃饭,顾不上疲惫,立即对卫河长虹渠滞洪区分洪口处进行测量。

    商丘水文局突击队7月23日凌晨4时接到援助指令,突击队5名骨干成员迅速集结,带上监测设备冒雨出发。由于路面水势过大,行驶途中车辆只能缓慢前行,一边问路一边前进,于23日下午13时到达指定地点,突击队员顶高温暑热测量,衣服都是湿了干、干了又湿。23日19时突击队赶赴鹤壁浚县屯子镇,负责在三个地点测流,3小时一测报,从一个监测点任务结束立马奔赴下一个监测点,如此循环往复、不停战斗。在当地村民全部撤离、断水断电情况下,队员们有时只能忍饥挨饿,抢测间隙靠着携带的方便面暂时充饥,没有热水就只能用冷水泡面。

    南阳水文局突击队7月25日晚接到通知后,由6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应急测报突击队,当晚8点在朱文升、王晶副局长带领下,星夜兼程,于26日凌晨4点左右到达鹤壁市。早晨8点驱车赶往鹤壁市浚县淇门西街村长虹渠滞洪区进水口位置。接下来的10天,他们冒着高温酷暑,克服测验环境差、水流流速大、漂浮物较多等困难,利用冲锋舟挂载ADCP三体船,每天4次测流。在测流过程中,他们根据实测数据,定出进洪口门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每天实测4次流量修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即可满足24段制水位流量测报任务,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7月25日夜,漯河水文局接到跨区支援鹤壁命令,突击队紧急集合,周广华局长领队,8名突击队员中有7名党员。于26日凌晨3时赶到鹤壁,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任务地点。白寺坡滞洪区王湾分洪口门宽度约400米,流速快,水流湍急、水下情况不明,上游水流流向复杂,下游又有很多被淹没的树木、房屋等危险障碍物,突击队协调消防及救援组织的大型冲锋舟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两次从分洪口门冲到滞洪区,一次又冲到下游大桥下,险象环生,最后终于开辟出一条测流路线,首次全面测得王湾分洪口门流量。副省长武国定、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在检查防汛工作期间专门看望慰问漯河水文局突击队。

    洛阳水文局突击队接到指令时正在完成前坪水库开闸泄洪水量监测任务后返程路上,顾不上休整,由6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在高晓东副局长带领下,星夜兼程,26日凌晨4时抵达鹤壁。广润坡滞洪区7处进退水闸,横跨两个乡镇,受洪水影响,部分道路泥土堆积受阻,巡测一遍需要三四个小时。途中车辆多次在遍布泥浆的堤坝上抛锚,狭窄的道路两侧都是淹没树梢的汪洋,队员们车拉手推,克服一次又一次险情,完成一次巡测任务后顾不上吃饭,又后火速赶往下一个地点。7月29日上午,按照省局指令赶到浚县屯子镇码头桥,监测断面为一个孤岛,四周汪洋一片,汹涌的民丰渠几近淹没桥身,有落差的巷子形成湍急的暗涌,突击队员们携带仪器设备,借助推土机和冲锋舟往返。

    济源水文局25日晚上9点接到驰援指令后,立即组成徐明立局长为领队的7人突击队,连夜与市防汛应急指挥部沟通协调,在出具驰援工作证明后,于次日凌晨4时整装出发,冒雨开赴一线。退水处水位差异大、水流湍急,道路被洪水冲垮形成决口,周围无合适桥梁、断面进行测报工作。突击队经过短暂会商研判后,迅速设立临时观测水尺,并通过遥控船搭载ADCP开展测流任务。在水、电、移动信号均不畅通的情况下,连续完成了21小时的持续高强度工作。7月30日白寺坡滞洪区台辉高速公路桥告急,突击队兵分两路,在保持原有监测工作的同时,分出半数队员前往增援。

    7月23日5时40分接省局命令,平顶山水文局突击队马上集结,局长李春正带队火速驰援豫北,准时到达指定地点。面对高温暑热、断电缺粮,突击队员连续奋战多日,坚持一小时一测报,昼夜无休,虽然疲惫到极点,头疼、眩晕、拉肚子,但他们仍然咬牙坚持下来。28日在浚县圈里村小滩坡滞洪区查勘地形,卫河已经漫滩到了分洪口大堤,十分危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信息传递,最后只能依靠救援队铲车撤离。31日晚浚县突现狂风暴雨,突击队员正在小滩坡分洪口抢测流量,9时23分完成测报任务时,狂风已经刮倒大树,河堤两侧洪水咆哮,他们在暴风雨中抢救水文设备,沿着泥泞的河堤道路缓慢撤退,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安全回到县城。截至8月5日,突击队转战新乡、安阳、鹤壁等地,完成了小河镇饭店卫河大桥、张庄玉珠桥、道口长虹渠泄洪闸、浚县杨庄卫河大桥、浚县圈里村小滩坡滞洪区分洪口、老观嘴孙石井村卫河等查勘、水位流量监测等工作。

    7月27日,安阳水文突击队接省局通知,因卫河、共产主义渠均超警戒水位,浚县屯子镇上游蓄滞洪区已全部启用,汛情万分紧急,急需进行水文应急监测。突出队迅速赶往监测断面开展水位、流量监测。28日,当地天气情况恶劣,农田、道路积水愈发严重,水位仍在不断上涨,监测断面随时有发生塌陷的危险。面对严峻形势,队长刘华勇毅然决定坚守岗位继续监测。他命令队员把车辆集中停靠桥头高地,携带仪器趟水步行到共渠测验断面,按时开展测验。夜晚,在进行了最后一次测流后,四周已被水包围,无路可退。附近的村民们早已撤离,没有食物,他们饿了就喝点水,困了就挤在车上眯一会儿,夜幕中,阵雨还在下,队员们轮流值班,在风雨中默默坚守了整整28个小时后,29日9时冒雨完成监测任务才乘着救援车辆——一辆大型轮式推土机撤离到安全区域。

    许昌水文局突击队7月31日中午接到命令,局长游巍亭立即安排,副局长尤宾带队组成7人突击队,克服道路阻塞等困难,于20点40分到达鹤壁浚县白云路杨庄河大桥,立即开展流量监测。十几分钟后,天气骤变,狂风暴雨扑面而来,大风裹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倾泄下来,全体队员的齐心协力下,突击队艰难地完成了最后一个测次,等整理完毕设备后,大家都成了"落汤鸡"。在冒着风雨前往滑县县城卫河桥断面时,道路上积水很多,道路两侧的树木有的被拦腰吹断、刮倒或被连根拔起,赶到滑县卫河断面完成2个地方的流量监测及成果上报,回到住地时已是8月1日凌晨了。

    焦作水文局突击到到滑县支援测洪一线的第二天,晚上准备测流时正遇上12级大风和随之而来的暴雨,断面上数十棵树被吹断了,2根水尺也没了踪影,仅有的一根水心已高于了水面。突击队挖开部分淤泥,将水引到水尺下面,通过测量距水尺的高度推算滞洪区水面高程,借助漯河水文局布置的水尺记录水位,按要求上报了当天22时,第二天0时、2时、4时、6时的水位数据。

    淇门水文站、刘庄水文站分别是卫河、共渠上的重要水文站,处于这次暴雨洪水的关键位置,测报工作非常重要、任务异常艰巨。洪水暴发至今,两个水文站一直停电、停水、没有网络信号,而且蚊子很多,洪水后期,水质变差,发黑的水体和着上游冲下来的动物腐烂尸体,发出阵阵恶臭,测流过程中戴着口罩也几乎让人眩晕。天气闷热,驻站人员测流时汗流浃背,衣服全部湿透。没有时间和条件做饭,每天凑合着吃一些方便面、面包等充饥,从抗洪抢险开始一直坚守岗位,半个多月时间人都瘦了一大圈。

    8月7日以来,在大部分兄弟局水文突击队撤离后,按照省水文局部署,鹤壁水文局突击队承担长虹渠曹湾退水口、卫河浚县杨庄桥、小滩坡浚内沟大刘村退水口等处的测流任务,测流地点最远60多公里。突击队员克服烈日炙晒容易中暑、疫情期间道路受阻、水质变害臭气熏天等一系列困难,扎实细致做好每一次测流工作,坚决守好蓄滞洪区测流的最后一道防线。

    截至8月10日18时,河南水文应急突击队在此次卫河洪水中共抢测328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给予高度评价:“水文测报、预报和应急监测工作准确科学,经受住了考验和检验”“水文尖兵靠得住,关键时刻显身手!”

    河南水文应急测报能够稳妥应对大洪挑战并取得突出成效,秘诀在哪里?省水文局局长、党委书记王鸿杰一语中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是我们有一支忠诚可靠的应急队伍,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坚持不懈的水文勘测技能竞赛活动以及每年汛前的预案制订、设备检修、突击队应急演练等,为应急测报奠定了扎实基础。功夫在平时,大战才不怯。”

    党旗飘扬 那份忠贞不渝的责任担当

    关键时刻看干部,危机之时显党性。

    卫河应急测报突击队共71人,其中中共党员55名。各突击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应急突击队同时是党员突击队。每个突击队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个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党旗始终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

    在极端条件下测流,突击队员们面临着一系列实际困难,但他们没有退缩,对工作提出最高要求,把生活降到最低标准:吃饭没保障,就用方便面等简易食品就地解决;休息无场所,就在吊床、简易小板凳等上面打个盹……他们顶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烈日灼烤、蚊虫叮咬等压力,认真做好每一次测流工作。

    省局突击队员刘义斌中年得子,在郑州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八岁的女儿突然感冒发烧,家属冒着生命危险,带孩子多处诊疗,需要住院治疗,刘义斌一直在卫河抗洪抢险一线回不了家,同事们听到她女儿电话里一声“爸爸你啥时候回来”,也不免落泪。他无法帮上忙,只能电话安慰,直到完成任务后返回郑州,才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宝贝女儿。

    共产党员、平顶山水文局局长、突击队长李春正在五陵勘测地形时脚意外刮了一道深口,在简单消毒包扎后,坚持完成了勘测任务,接下来的一周,他始终点着脚尖,和突击队员一起参加抢测。李春正的老娘八十多岁,异地任职的他每周末回南阳看望一次老人家,这次带队在鹤壁支援,老娘总是记着周末该回来了,到了周末一直等着儿子回来一起吃完饭,谁知等了三个周末,也见不到儿子回来,老太太钣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共产党员、济源水文局局长、突击队长徐明立冲锋在前、靠前指挥、科学研判、超前谋划,家处鹤壁却过家门而不入,每日只在卸下一身疲惫后通过微弱的通讯信号与妻子沟通,报以平安。在监测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情况下昼夜奋战,不顾汗水湿透了衣衫,不顾身上沾满了泥水,身先士卒开展水文应急监测任务。

    共产党员、洛阳水文局副局长、突击队长高晓冬接到任务指令,撇下仅仅几个月大的女儿率队出征,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临危不乱,最脏最累的活抢先干,最苦最难的事带头做,体力严重透支声音沙哑,还不断鼓舞队伍士气。

    共产党员、濮阳水文局突击队员王少平已年近60,得到援助鹤壁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在测报工作中一马当先,驾驶测船,操作电脑,老党员、老专家的作用充分发挥。

    商丘水文局突击队技术负责人员周珂,在新乡卫辉乘坐冲锋舟在卫河上抢测洪峰,在鹤壁浚县3个测流断面设立临时水尺,每天完成4次12站点测流任务,白天冒酷暑穿着救生衣测流,身上起满了痱子,晚上蚊虫叮咬,腿上抓破流血。

    接到命令时,共产党员、驻马店突击队员李穆天的母亲因为癌症复发正在躺在医院接受化疗,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家里非常需要他,但水情就是命令,来不及多想匆匆踏上驰援之路。

    滑县曹湾长虹渠滞洪区的测验断面测流时,焦作水文局突击队员李佳红忍着腰部旧伤复发的风险,一个人搬运将近30斤的测流设备,一个来回要20多分钟。

    在卫河抗洪抢险工作中,鹤壁作为“主战场”,突击队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们深知责任重大。共产党员、淇门水文站站长李得保虽年近退休,但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洪水大时每半个小时拍报一次,李得保工作连轴转,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共产党员、综合科科长李希伟,曾是刘庄水文站站长,洪水伊始主动请战到刘庄站工作,由于不停奔波于查看水位、编发信息、到处找信号发报,十几天时间晒成了一个“非洲人”。共产党员、刘庄水文站站长李金亮入汛以来一直坚守在水文站,一个多月来没有回一次家,洪水冲坏道路他带领站上同志徒步涉水去测流,三天三夜没有休息,测出历史最大流量486立方米每秒;虽然不能照顾家,但她的妻子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了解到水文站的困难后,带领单位同事专门到水文站慰问,带来了充电宝、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生活用品,解决了站上同志的燃眉之急。

    暴雨洪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河南水文人忠诚担当的品性、心系民生的大爱、知难而进的胆魄、拼搏奉献的作风,彰显了“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精神。

    卫河洪水仍然没有完全消退,河南水文突击队仍在一线坚守,党旗、测船和穿着安全衣测流的水文勇士,正成为卫河水面上最亮丽、最炫目的色彩!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