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黄委水文局承担的中荷合作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估验收
发布时间: 2009-03-17 09:04:22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720

 

2009年3月4日,由黄委组织、黄委水文局承办的“中荷合作项目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与河流预报系统评估验收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水利部副总工庞进武、荷兰驻华大使馆参赞艾伯特.德哈斯、黄委副主任徐乘、国科局局长尚宏琦、水文局副局长张红月等中荷双方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来自水利部及有关司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荷兰环境分析与遥感咨询公司(EAR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UNESCO-IHE)、荷兰荷丰公司(Hofung)等单位的60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黄委水文局赵卫民总工、荷兰EARS公司罗斯玛总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维尼克教授分别代表本项目中方与荷方建设承担单位在大会上做了关于系统技术方案、功能、实施及运行情况的介绍与项目建设成果的汇报,并就专家组提出的技术质疑和问题进行了答辩。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并查阅了该项目技术报告及相关文档材料,经过严格的质疑、答辩和大会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中荷合作项目“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与河流预报系统” 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项目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评估验收。同时,在专家评估意见中明确指出该项目开创性地建立了高海拔地区卫星估算降雨、蒸发的高程修正模型,在黄河流域首次实现了云、降水和实际蒸散发的时空连续监测,黄河源区大区域基于卫星数据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实时河道径流预报,初步实现了遥感监测、地面监测和水文预报的耦合,为黄河流域实现流域旱情监测和评估奠定了基础,是中荷两国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具有很好的公益性和环境效益。

该项目从2000年8月18日中荷政府签署《中荷合作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备忘录》开始直到今天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估验收,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合作历程。财政部、水利部及黄委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黄委专门成立了中荷合作项目领导小组,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作为项目建设的中方承担单位,黄委水文局这么多年来更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努力,每年把本项目都列为单位重中之重的工作,还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抽调优秀技术骨干和双语人才充实项目建设队伍,在办公场所原本紧缺的条件下为荷兰专家专门配备了项目办公室,为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3年10月该项目正式启动至今五年多的建设过程中,黄委水文局严格按照国际合作惯例,组织召开了9次中荷项目联合工作会议,向荷兰政府提供了9次半年度项目执行报告,先后共选派42名项目官员和技术骨干赴荷兰进行项目合作交流、技术培训和系统联合开发等共计1800个工作日的工作任务,还配合荷兰专家完成了50人次在中方的联合开发、现场查勘和系统调试等共计800个工作日的合作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关键系统的技术攻关、系统开发、界面汉化及系统功能完善等项目建设任务。五年多来黄委水文局共有近100名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建议书编写、河源区LAS选址查勘、项目技术实施设计、项目系统联合开发及安装试运行、LAS站数据采集处理及日常维护等建设工作。

中荷合作项目“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与河流预报系统”的成功建设,不仅大大提升了黄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水平,同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为黄委水文局培养了一批复合型技术人才,不仅掌握了水文及相关领域国际先进技术,而且学习了外方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严谨的工作流程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合作工作经验,相信必将推动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进程!

                                 (邱淑会  龙 虎)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