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文局自1982年以来,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pc-1500到今天的网络、数据库、水文资料整编、网站建设的艰苦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
1982年,计算机由大规模的散件组装计算机发展到微型化计算机,西方发达国家已生产了向pc-1500等袖珍计算机,能在其上运行用户编写的程序。1982年,我局购买了pc-1500计算机,在pc-1500袖珍计算机上开发了淮河息县以上流域的单元汇流洪水预报软件,第一次把须多人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7分钟内完成。1984年IBM个人电脑出笼,我局以三万多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在此机器上开发了以DBASE为平台的水情电报自动接受处理系统,开辟了我省水文系统使用数据库技术的先河,使我省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数据处理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6年,国家水利部水文局组织部分省从美国引进了多用户多任务VAX小型计算机系统,并由水利部组织开发了水文资料整编软件和洪水预报及水情信息处理系统,使全省的水文资料整编第一次使用计算机处理,比较使用TQ16计算机纸带处理水文数据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水文数据库建设也纳入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开始实施。此后,我省又开发了地下水资料整编照排系统,通过计算、排版、照相、制版、印刷、装订,形成地下水年鉴,把年鉴由铅字排版的作坊形式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随后,水文资料也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刊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同时使我省水文系统信息化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和美好的前景。1995年,更先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问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规模也越来越大,走在世界高科技技术前端的计算机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了超高速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internet 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1996年,我局首次在水利厅开通internet线路,首先在全厅实施了局域网建设和internet网上信息浏览,使我局在全省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技术上走在了前面。同时还开展了全省水情网络建设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完成了全省水情信息的自动传递,提高了防汛抗灾的决策效率。到了2002年,以我局为主体的河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有了更辉煌的成就,水利厅成立了河南省水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同时建立了河南省水利信息网站,使全省水利系统在防汛、自动化办公等诸多领域为我省水利建设作除了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