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水文文化 » 精神文明 » 思想道德 » 正文
学习焦裕禄水利情怀 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发布时间: 2014-05-15 11:10:19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47

    今天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至今仍有直指人心、触动灵魂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份视察兰考时强调,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这些论述为焦裕禄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对全国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期让我们共同感受焦裕禄同志跨越时空的“水利情怀”。以焦裕禄同志的模范事迹教育干部职工认识不足,见贤思齐,推动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

    一、一心治水害

    焦裕禄在兰考475天,一大半时间都花在治水上。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测量设备,为了摸清水的流向,开渠排涝,别人下大雨都是往屋里跑,焦书记是一下大雨就带着干部往外跑,沿着水流,一直查到水归槽。哪里的河渠淤塞了,哪里的路基阻水了,哪里要有涵,哪里要修闸,都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洪泄洪图。

    二、宏愿变现实

    多年来,兰考县委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把水利建设作为强县富民、惠及民生的1号工程,兰考县水利事业得以长足发展,兰考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组织100多台机械,投资500万~800万元,疏浚6条引黄骨干河道、720条河渠。目前全县年引用黄河水达1.8亿立方米,引黄灌溉面积达75万亩(含井渠双灌41.8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兰考农业的发展。

    “焦裕禄那一代水利人解决的是群众生存问题,新一代水利人解决的是生活问题。从焦裕禄时期的几十眼井,到15000多眼井,从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80万亩,从30多条渠道增加到现在的750多条,这是现代水利人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他一心为民的水利情怀。

    三、精神永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高度契合。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已经成为河南水利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守望淮河32年的水文职工余金洲,一生都在最基层的水文站默默奉献,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河南水文人的“献身”。

    ——当代“大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者陈建国,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质量、进度,带着年逾七旬的父亲修干渠,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河南水利人的“负责”。

    焦裕禄精神,这个离开我们50年的伟大灵魂,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一步。焦裕禄的水利情怀、为民情怀,长存天地之间,永放光芒。

    昔日水害肆虐、盐碱遍布的黄河故道如今早已化作良田,而在历史的天空中,却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血脉中。他的“水利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原水文人因工作而忘我,因奉献而升华。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