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是打造软实力、实现水文行业科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推进水文化建设,构建水文单位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水文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以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
我国的水文事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强水文化建设,也是事业发展之必然,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积极介入并且达到一定规模,文化作为一种最重要软实力的效应得到广泛重视,文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传统经验型向文化管理型转变,因此可以说,水文化是人类在调整同水的关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程度、质量、水平状态的综合反映,行业的组织文化建设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拓展和升华。特点为:
一是加强以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是占领先进文化阵地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文化精神必将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一样,成为社会时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先进水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可以长期引导水文人跟随着水倡导的价值观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和作出自己的行为决策。加强水文化建设,注重培育和弘扬“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和行业行风建设等活动,发掘和展示水文事业的文化与发展史。通过内部刊物、专题网页、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打造特色文化、占领先进文化阵地。
二是加强以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是加强人才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从文化建设上引导人们改变旧有的价值观念,建立起一种绩效为重、任人唯贤的强大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以此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人们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使他们能从专业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的事业和精神得到与其贡献相称的尊重。其次,先进水文化对水文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通过充分挖掘、发扬和光大传统水文化中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服务于水文事业的道德规范建设。做到在绩效管理、岗位竟聘中将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建设作为重要的考评要素,完善激励机制,塑造先进典型,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水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加强以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是创新水文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水文人员对知识、文化等精神需求欲望强烈,必须不断创新水文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加强水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建设所特有的统一人的意志和行为、启迪人的思维和智慧、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鼓舞人的斗志和激情的功效,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建设以科学民主、爱国奉献、求真务实、协力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学价值观,弘扬以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敢于质疑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精神,培育公开公正、严格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奋进的水文人道德风尚。
四是加强以水利组织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水文化建设是陶冶水文单位干部职工情操的需要。抓好人文文化,倡导人文精神显得尤为紧迫,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平等和民主。先进水文化对水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发挥摄影、书画、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业余文体活动,包括以水或水文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演示活动,以水或水域为舞台开展的各种健身怡神活动,展示了水文人员丰富的生活,使干部职工受到熏陶和浸润,自觉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实现人格、人生境界的升华,打造了充满活力的水文人的形象。
二、结合实际,开展具有水文单位特色的水文化建设
水文单位要充分发挥水文化的教育、激励、引导、凝聚等综合功能,全方位开展具有单位特色的水文化建设。
1、着力构建水文人核心理念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构建水文人核心理念体系。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已成为水文行业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水文单位在水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水文行业的精神价值,更要努力构建符合水文单位特色的价值,要突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协作开放的工作精神,崇尚竞争、打破常规、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将奉献水文、创新意识、超越精神、人文关怀,作为核心理念引导规范水文人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
2、着力建设和谐水文文化,注重加强和谐水文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水文文化。首先是建设创新文化,水文单位要以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科技目标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引导创新文化建设,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等,以创新文化建设调动和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创新文化与事业活动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激励人通过创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提倡团队合作,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水文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真正让文化的精神深深熔铸在水文人员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第三,要重视培育职工形成乐观豁达、宽厚包容、团结友善的和谐精神,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加强沟通与理解,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实现水文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从抓水文化入手,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水文队伍
1、抓好学习型水文队伍建设,是抓好水文水文化建设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取代资本成为组织成功的首要因素,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知识资本将成为组织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一个组织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而学习正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通过培养水文人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水文人的创造性,建立一种有机的、柔性的、人性的、持续发展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使人能以专注、真诚、主动、宽容及开放的心灵学习成长,使人有理想、耐心与毅力,培养个人生命的创造力与成熟的人格。
2、建设水文化,弘扬水文化,就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培养优良品行的水文人。加强水文化建设,就要使工作人员把个人荣辱与单位的兴衰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把水文工作主动纳入到社会发展战略中去、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战略需求中去,整合集成水文单位的水文创新能力,提升水文单位的整体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水文队伍,激发广大水文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推进现代水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加强水文化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水文管理机制
1、文化制度建设是规章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规章制度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规范人们全部行为。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的行为准则,可以调控员工大部分的行为。要调控员工的一切行为,必须具备极其完备的规章制度,而且这些规章制度还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在现代这个信息传递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组织的规章制度就有可能现在是适应环境的,但一段时间后,规章制度就有可能过时了,变得和环境格格不入,失去了调控的作用,这时,惟一的方法就是修改规章制度,但由于环境的变化是如此的迅速,规章制度的修改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变化。另外,规章制度的频繁变化又会使规章制度失去严肃性,所以,在规章制度无法调控的领域,组织文化建设十分重要。这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组织文化的力量改造人们的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组织成员自觉调控其他的行为,使之符合规章制度。
2、制度文化是水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施依法办事的方略,下大力气抓好制度规范的建立和落实。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各类人员的行为准则,以及根据水文的特点,分类制定不同类型水文组织文化建设的考评体系,能够在有效约束水文人员行为的同时,促使其自觉养成符合水文工作规律和要求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有利于水文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把水文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发挥制度规范刚性制约作用的同时,运用道德的导向作用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抓好物质文化载体的建设。即从物质文化载体建设入手,通过精心谋划、科学构思,营造良好的水文工作氛围,实现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的不断凝练和内化,为水文事业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