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水文文化 » 精神文明 » 文明百科 » 正文
天河“三涌补水”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09-03-17 09:22:55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982

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属于广州中部山区性河流,大部分河段为单向流,仅在与珠江前航道相连的涌口段,随珠江的涨落潮有感潮现象。

车陂涌上游

如猎德涌是贯穿天河主要商业区的一条河涌,由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上游的天然支流已经被覆盖,成为下水道,中下游河道由于两岸实施截污,污水和 雨水一同被截住,截污后的河涌基本没有水流,成为城市排水渠,由于城市化建设使猎德涌两岸的地面基本全部硬化,遇有中等雨量的降水,大量的雨水无法通过地 面渗透至地下滞留缓冲,河涌内瞬时集中了巨大的径流量,迅速排走。雨过天晴,猎德涌又成为干涌,失去了河流功能,已无景观可言。

干涸的猎德涌

广州市投入486.15亿元治理污水和整治全市河涌,成为市“两会”的热点。其中治理天河区三涌——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将采用截污补水的方 案,即先在各河涌两旁设截污管,将原流入三涌的污废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三涌补水”具体方案是:在珠江前航道东埔大桥东侧新建一级泵站提水,抽取珠江前 航道的水,沿东环、北环、华快等高速路敷设埋管,将珠江水提升至长虹苗圃等处的新建或扩建调蓄池。在调蓄池再建二级泵站抽取调蓄池水,分别将水补至沙河涌 和猎德涌,并采用重力流埋管方式将水补至车陂涌。联合补水工程将力争在今年3月通水。

整治中的车陂涌

为改善河涌景观,将在河涌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橡胶坝等挡水筑构物,补水后,每个坝之间保留一定水深,在坝的堰顶上形成10到30厘米的水深,以 营造水景观。工程完成后将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可以实时调配水量,利用水闸和泵站为河涌定时抽水补水换水,改善河涌水环境。补水分为常规补水和应急补水两种 情况,以沙河涌为例,常规补水的流量维持4.2立方米/秒,当需要集中换水的时候,就会启用应急补水,流量可以达到8.4立方米/秒。

沙河涌

“三涌补水”实施之后,其后续建设和运行,要避免成为一项“引水冲污”的工程,即将原河涌中的污水冲到珠江前航道,导致前航道的水质变差;同 时,提升到调蓄水池的河水的水质也应保证,引污水进行补水也达不到美化的效果。应充分利用河流自净原理,配合补水措施以及河道工程手段,建造人工湿地,在 美化河涌的同时,又使水质进一步净化。应注意的问题有:

1、从上游的调蓄水池向三涌进行补水,应保持河涌的恒定水流量,确保流水不腐,防止蚊蝇孳生。

2、合理改造河涌底部,将目前不规则的平底改造成V字型底部,水量小时,水流在较窄的水道中流淌。水量加大时,水流可漫上坡滩。以便于水流集中流淌,加大水流速,使水中充氧。

3、根据河涌的高程,适当设置水坝,拦蓄水流,使水流漫过水坝时,得以补充氧气,可氧化水中的耗氧有机物。

4、在坡滩可选种挺水植物,形成湿地景观,又可利用植物吸收水中或底泥中的营养物质,防止水质变差。

5、严格控制水质,禁止两岸居民或商家向河涌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避免河水散发恶臭,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6、实施补水运行之后,一旦发现河涌下游的水质变差,应关闭入河闸门,将污水抽至污水厂处理,不得直接任其流入珠江,污染前航道。(监测中心 曹永旭)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