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抓实基层支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目的就是通过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来健康每一个“细胞”、坚强每一个组织,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把思想教育作为重点
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教育党员的学校”作用,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常学常新的必修课,运用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头脑,及时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激发思想建党静水深流的力量。要善于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本色不减,始终做到思想认同、政治看齐、行动紧跟。
把政治动员作为关键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党支部要始终明确政治责任、彰显政治本色,不断提升政治吸引力,把中央各项政策宣传好、阐释好、示范好,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广大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使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适应管党治党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主动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新方法,丰富教育手段、拓展学习平台、创新服务方法,结合党员实际情况,确定“三会一课”的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氛围庄重、效果突出,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身边事做起,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四个合格”。
把凝心聚力作为核心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团结群众的核心作用,当好“通上连下”的纽带和桥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善于找准与群众思想认识的共同点、矛盾化解的切入点、合力形成的关节点,及时主动发声,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有效凝聚共识、统一行动、激发活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的智慧因子、最大限度地促进共建共享,不断汇聚事业破浪前行的磅礴伟力。
把监督问责作为保障
“行有律则正,为无规则乱”。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党支部要不断增强党员的制度执行力,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确保让纪律一直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规矩始终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持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钉钉子”的韧劲、“连根拔”的魄力把监督问责覆盖到各个角落,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和监督问责,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把表率示范作为动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支部书记、支委一班人要带头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任务,在学习上作表率、在实干中当先锋,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强化党性修养、带头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抓最佳的机遇,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断激发上行下效的联动效应;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带领广大党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经常注射“政治疫苗”、进行“党性体检”、打扫“思想灰尘”,始终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阳光下做事,始终当好廉洁的旗帜、正人的镜子、前行的航标。
把攻坚克难作为目的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攻坚克难的堡垒”作用,争做“行动队”、不当“清谈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气魄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趟险滩、涉深水、越陡坡,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善于全面学习,尽快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向我学”的转变,不断增加知识厚度、拓展视野宽度、提升行动力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深化改革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