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河之源,颍水河畔,坐落着距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郑州局)最为偏远的颍河第一站——告成水文站。李晓光就工作在这里。在同事们和熟悉他的人眼里,他是水文的尖兵,是严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更似亲人。
2001年起,水文世家的他作为第三代水文人,在这个不起眼的小站一干就是13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水文尖兵,是因为他从未放弃过一个信念: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参加工作后,他利用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以下简称省局)、郑州局提供的大好机会,刻苦学习,完成了河海大学水文专业的大专和本科学习,切实提高了他的测验工作水平。在平时的测验工作中,他严格坚持“四随”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资料做到日清月结。每年的汛期前后及时施测基本水尺、比降水尺、大断面,并整理出成果。汛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测洪方案,并加以演练,做到低水测得出、高水不跑峰。
告成水文站测报工作比较繁重,每年要拍发雨水情、墒情电报300余份,向白沙水库发报270余份,为当地政府、沿河两岸百姓及厂矿提供水情40余次。在他的努力和严格把关下,都能及时准确地拍发,也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百姓的肯定与表扬。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每年他都认真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城镇入河排污口的普查取样工作;奔波数百里完成了登封市矿山、企业入河排污口调查、拍照工作;对27处排污口进行了调查、拍照及三次取样送样;完成了省辖淮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的15次取样监测工作等。
资料整编是水文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年来所做测验工作的准确性,也是对一年来所做工作的一次检验。为此,他对水位过程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单沙过程线的点绘,都做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合理地进行定线,并独立完成电算加工表的摘录和推流、推沙工作,以及资料的上机处理和成果打印。在确保效率的同时,他严把质量关,认真分析计算。雨量、流量、沙量的摘录,电子版本的生成,都是输入两遍再进行比校。在参加局年终资料整编过程中,告成水文站水位、流量、沙量以及降雨量资料,各项手工及电子表格和计算成果齐全,分析合理,说明详细,完成的质和量都很高,大大节约了在局整编的时间,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水文站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来了一拨又一拨。他却始终坚守在水文工作的第一线,把水文人优良的“传、帮、带”精神发扬光大,无论你扎根基层还是短暂实习,只要来到告成水文站,他都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业务知识传授给新职工,他说:“虽然有些职工离开告成水文站后可能会从事与测整报毫无关系的工作,但只要在站上一天我就要尽到我的职责,要让每位在告成水文站工作过的同志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全站职工不断地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较好地掌握了“测、整、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他以不同形式和方法,在每周二、五分别组织全站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告成水文站是一个团结、文明的水文站,全站职工亲如一家,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面貌展示了水文职工的良好形象。
2009年8月,颍河上游普降大雨,河水暴涨,17日,洪水夹杂着漂浮物汹涌而至,告成水文站迎来了自迁入新断面以来的最大洪峰,而他的三胞胎女儿却不同程度地发着高烧,此时水位239.40m,P4水尺冲毁,11点水位240.21m,P3水尺冲毁。看着暴涨的水位,冲毁的水尺,堂堂七尺男儿的他落泪了,一边是变化的水情,一边是女儿揪心的病情。眼看即将跑峰,没有水尺怎么行!水情就是命令!他不假思索地拿出手机联系了亲戚来帮忙带女儿去看病。他顾不上危险,让职工在腰间系上绳子,跳入水中,抡起大锤一下、十下、百下,半个小时后临时水尺设好了,而他的双手也磨出了血泡。中午12:35分顺利地实测到了258m3/s的洪峰流量,之后又奋战几个日夜测出了完整的洪水涨落过程。
在2012年的中小河流改造过程中,身为门外汉的他担负着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作为站长他严把质量关,工程所用材料必须为国标、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一道工序都不能少,为了保证屋顶换瓦质量,他奋不顾身爬上坡度较大的4楼楼顶查看,直至换瓦结束。在地面检查工程进展情况时,右脚扎进了施工的丝钉,鲜血直流。在监督室内外粉刷时,对施工员的每道工序都严格要求,稍微不符就责令其返工重刷,最后施工员气得含泪说:我干这么多公家的活,没见过你这么认真严格的!为了打造一个规章制度齐全、管理规范的测站,他定期组织职工学习本站各项规章制度,如《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雨水情拍报制度》、《缆道操作制度》、《墒情测报制度》等,并以身作则,视站如家,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业务学习,全面提升本站工作管理水平。
告成水文站是郑州局最艰苦、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一个测站,所有到过和在告成水文站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东边是猪厂,一年长达10个月的苍蝇满院飞,东、西两边有一个金钢沙粉碎厂和两煤炭加工厂,一天24小时的机器粉碎声如雷贯耳。汛期,晚上测流加班后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就被吵醒,使站上的同志们心烦意乱。更为糟糕的是大风一刮粉尘夹杂着煤灰满院飞,连吐痰都有粉尘。地面、桌椅布满煤灰。这些情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同几家企业负责人交涉,甚至还得罪了猪场老板,但这些企业往往是刚说过还行,过后就照旧了。管别人不如先管好自己,针对这些情况他要求卫生打扫制度化,分工量化到人,当日值班人员必须把观测场仪器擦洗一遍。室内外卫生每天清扫、桌椅每天擦洗。并组织全站职工定期整理院内绿化带及草坪,大家从没有怨言,都是任劳任怨,很好地保持了告成水文站的站容站貌。今年告成水文站改造后,他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不但可以自足还美化了环境。现在,当你来到告成水文站时,你会发现树更绿了,花更美了,室内外卫生更加整洁了,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富有活力的告成水文站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自2001年以来,他所在的告成水文站的工作在全局的工作中总是名列前茅。2002年起连年获得地表水资料整编先进单位,他也多次获得地表水资料整编先进个人。2003、2007、2009、2011年获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雨水情测报先进单位”;2001~2011年获郑州水文局“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在2005年和2006年他连续两次获得省局优秀共青团员;2009年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2012年在郑州水文局第五届勘测工技能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
面对这些荣誉,他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以后我会把所学的知识更多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续攀登水文知识高峰,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