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年同志,现年57岁,1981年毕业于黄河水利学校陆地水文专业,82年1月分配到南阳水文系统工作,至今已有30个年头。
他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勤于钻研,爱岗敬业,努力工作,踏实肯干,不怕吃苦,勇挑重担。几十年如一日,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他逐步成长为我省水文系统的一名优秀科技人才。
在工作中潜心钻研,把无线电技术与水文结合起来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研制成功的“LEG大屏幕数字式无线远传水位计”获得全国水文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专利。研制成功的“水文缆道光电测距仪”获得了国家专利。研制成功了“光电编码式无线远传水位计”。研制成功的“缆道测流信号发生器”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研制成功的“视频浮标测流系统”获得河南省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另外还完成了二十几项技术革新及技术改造项目。
身患高血压及心脏病,为了搞好科研项目,夜以继日的带病工作,也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夜,多少个双休日他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为了科研,他80多岁的老父亲病重一年多时间他始终都没有回老家去看望一次。紧接着在两年内他父亲、哥哥及弟媳相继去世,但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冬天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为了不麻烦看大门的师傅,他多少次都直接睡在办公桌上用摩托车雨衣裹住身体挨到天明。他的爱人也很支持他的工作,曾经有二十几天日夜奋战在办公室一直没有回家,他的爱人始终没有一句怨言。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临时吃点药并用随身携带的氧气瓶吸点氧气,症状缓解后继续工作,他这种刻苦工作精神使同志们为之感动。
胡成年同志是我局的总工程师,负责全局的业务技术工作。由于十几个基层测站都有大量的电子仪器设备,而全局只有他一个人精通无线电技术,所以测站的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都是他亲自去完成。接近60岁的人了,爬梯子上钢塔是经常事。2012年他连续奋战7、8、9三个月时间,顶着酷暑亲自安装了十二个站的缆道设备及7个站的视频浮标测流设备。有时上一次钢塔或钢管支架需要在上边工作近一个小时,接近40度的高温,烈日暴晒,钢管汤身,汗水常常把他的衣服湿透,每次下来后把手巾拧一下汗水哗的往下流。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爬高上底的老同志是一位临近退休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南阳局的总工程师。就是这样硬是坚持三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该同志在工作中不怕吃苦受累,每逢测站发洪水他都冲锋在前,社旗站大洪水他奋战在第一线。特别是荆紫关7.24洪水,他在测完平氏、汲滩两个站的大洪水过程后于7月23日赶往荆紫关,正好24日赶上大洪水,他迅速投入到抢测洪峰的战斗中,由他确定和把握测流时机。他和站上的同志们共同奋战,测得最大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过程。当他看到右岸钢塔被大树拥倒,主索像巨龙一样在洪水中翻滚,马上要危及到办公楼的安全,由于通讯全部中断,与南阳局失去一切联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胡成年同志迅速下令斩断循环索。时隔8分钟,主索在水流的冲击下把交关连根拔起甩到钢塔顶部弹一圈后被抛入滚滚激流之中。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感到惊叹,避免了一场灾难,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