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 » 规范化建设 » 创新案例 » 正文
以“党建+”提升党建工作的“首位度”
发布时间: 2017-08-30 11:27:33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8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江西省直机关积极探索以“党建+”理念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调研时对以“党建+”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通过“党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

    “党建+”,就是强调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得到充分体现,强调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定好向、掌好舵,同时,坚持党的建设服务党的事业这一根本原则。

    把“党建+”作为一种理念,推动党建工作由“轻”到“重”的转变。从“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要求着眼,突出“党建+”的主体是党建,强调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作用。

    把“党建+”作为一个抓手,推动党建工作由“软”到“硬”的转变。只有把党建工作抓实了、党的组织有力量,“党建+”才能加得上、加得紧、加得好。“党建+”强调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把“党建+”作为一项要求,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到“实”的转变。“党建+”不仅突出强调了党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党的建设不能“空对空”,必须解决好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高度融合。

    二、通过“党建+”,构建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新机制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采取“1+3+X”的模式来推进,“1”是指“党建工作”,“3”指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三个共性选项,“X”指本单位本部门特色选项,具体内容结合实际确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建+”不是简单的“拼积木”,而是要在统筹、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更加凸显党的建设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

    在统筹上下功夫。就是强化抓大党建、大抓党建的意识,在谋划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时,做到统筹资源一起用、统筹工作一起推、统筹党建一起抓。在谋划党建工作时,主动将其放到大局中来思考,使党的工作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比如,省出版集团将“党建+”融入企业发展,形成了“党建+7”(“党建+社会效益”“党建+创新驱动”“党建+深化改革”“党建+一岗双责”“党建+人才强企”“党建+社会责任”“党建+企业文化”)的工作机制,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融合上下功夫。就是以服务中心为导航仪,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确定加的重点,在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高度契合、深度融合上动脑筋、下功夫。我们“加”的重点是,“+推动发展”,立足江西欠发达的省情,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绿色崛起”,做好保护生态、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精准扶贫”,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精准脱贫质量。“+队伍建设”,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人才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完成中心工作凝聚强大合力。

    在创新上下功夫。就是遵循党建规律,从封闭走向开放,因地制宜推进党建工作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创新,使党建工作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聚焦。比如,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组织发挥作用、体现优势的新途径新办法,打造了“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等一批有江西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使中心工作取得的每一项进展和成绩都凝聚着党组织的支持和努力。今年,我们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省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春节回乡调研活动,3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走基层、访实情、听民意,撰写调研报告1万余篇,梳理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55条,机关党建工作起到了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还策应全省“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机关万名干部下企业”活动,把省委、省政府“80条”政策红利变为企业发展的红利,在构建“江西风景独好”的优质发展环境中体现机关党组织的作用。

    三、通过“党建+”,倒逼机关党组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党建+”,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工作还是要建强党组织,让党建工作自身实起来、硬起来。

    强化工作责任。江西省正在制定《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机关党建被纳入全省党建工作总盘子,列为各级党委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我们在省直机关全面推开“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建立起与责任体系相配套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更好地履行抓党建工作的责任。

    强化学习教育。在学习中“补钙”,共分22期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轮训班,实现了省直机关5986名处级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在实践中“补钙”,以“弘扬井冈山精神走在前”为主题,在省直机关开展“树旗帜、筑堡垒、强服务、作表率”实践活动。省交通厅、水利厅、地矿局等单位做到“项目推进到哪里,党员教育就进行到哪里”,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教育,使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强化组织生活。今年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意见》,突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和党性分析、谈心谈话、党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等7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从最基础和细微处严格规范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使每位党员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中,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了机关党建工作约谈制度,对不抓落实、落实不力的及时提醒、问责,抓好问题整改。采取年度、季度巡回看变化,定期督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着力纠正“重部署轻落实”“好在点上差在面上”等不良倾向。

    创新案例

    万名干部进万企 服务发展在一线

    今年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围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开展全省“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由省直机关工委、省工信委牵头组织,省、市、县三级机关联动,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活动,对全省所有规模以上企业结对进行帮扶,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政策红利推送到一线。省、市、县各级领导入企挂点,抽调1.3万余名机关干部作为联络员,联系全省100个工业园区1.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机关全覆盖、工业园区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为切实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80条优惠政策“送下去、讲明白”,省委书记、省长和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进园入企担任政策宣讲员,1.3万名机关干部在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的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进行重点解读,确保政策推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覆盖,使广大企业知政策、懂政策、用足政策,提振企业经营发展信心,迅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包”。

    把发展难题解决在一线。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把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作为活动核心任务,对企业提出的资金回流难、融资成本高、人才招留难、项目落地难等问题,现场能办的马上办,现场不能办的问题,建立台账,跟踪解决;对技术专业强、行业跨度大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限期答复并协调解决。此外挂点领导干部撰写企业发展“诊断书”“建议书”,使企业进一步发展能有“路线图”,解困能够“找到家”。据初步统计,前4批759个问题中,已解决596个,正在推进的113个,暂时难以解决的24个,办结率达78.5%。对未办结的问题,在媒体上亮明部门责任,明确办理时限,接受社会监督。

    把简政放权落实在一线。各级机关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省本级取消17项行政许可事项,取消46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尤其是取消和调整7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全省1.3万余名机关干部联络员,深入园区企业,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帮助企业算清减负账、梳理解决问题、理清发展思路,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部门还创新了活动形式,比如省委办公厅推出“挂牌服务”,省政府办公厅召开“现场协调会”,省商务厅编印“80条政策招商”,省工商局设立“自助服务区”,国税地税推行“一站式办结”,省人社厅印发“专项行动服务指南”,均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把干部作风锤炼在一线。在“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活动中,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活动中对照职责要求,立规矩、定任务,依法依规、用情用力服务企业,成为企业不拿工资的“编外员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加快形成。同时,一大批入企挂点干部全心投入、用心学习、精心帮扶,真正成为政策宣传员、企业调查员、困难分析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指导员、基层学习员,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工作作风得到了锤炼。在这种面对面接触、心贴心服务的过程中,使省委、省政府推进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增强了干部党性,密切了干群关系,逐步在全省营造了主动扶企、共推改革的良好氛围。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