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部栏目
  • 全部栏目
  • 水文要闻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 政策法规
  • 规范标准
  • 通知公告
  • 水资源监测
  • 水环境监测
  • 水情信息
  • 专题专栏
您现在: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 » 规范化建设 » 创新案例 » 正文
抓好拓展延伸 提升党内经常性教育实效
发布时间: 2017-08-30 17:13:58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367

    近年来,宁波市直机关工委围绕机关党建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探索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实现途径与方式,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着力实现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党内经常性教育实效,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打造“特色党课”,加强精神补钙

    党课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也是对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必要一环。近年来,工委注重整合资源,通过开展微型党课比赛、组织讲师团、开通微信、网站、APP等“特色党课”,拓展党课教育,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

    一是推行微型党课提升教育效果。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各单位选拔的基础上,组织举行市直机关微型党课比赛,鼓励每个党员大胆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人人都是学员。如今年组织了以“十三五话担当”为主题的微型党课比赛。比赛中,选手们围绕主题,选取身边平常、真实、微小的事例,真情演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家普遍反映:“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简短但真实、感人,这种党课形式很有效。”同时,经过比赛筛选后打磨加工,打造精品党课12堂,在市直机关各单位进行巡回宣讲,丰富机关党组织党课教育内容。

    二是借助社会力量抓好拓展学习。密切关注机关党员干部的需求,借助“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内容广泛、师资强大等优势,工委主动加强与“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组委会的联系,搞好沟通协调,为各机关党组织根据自身需求开展经常性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发挥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实践教学作用,丰富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91个市直机关党组织已有将近50个邀请大讲堂的讲师举办了相关讲座,开展体验式学习教育近100场。

    三是用好网络新媒体拓宽教育途径。突破“台上台下、你讲我听”的传统教育模式,积极用好网络新媒体,拓宽学习教育的途径。依托宁波机关党建网构建网上“三会一课”资料库,开设“宁波机关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组建QQ群、微信机关党员“学习群”、“微党课交流群”等学习教育平台,深受广大机关党员欢迎。

    二、倡导“知行合一”,树立先锋形象

    知行合一,要求机关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党性,更要在关键时刻亮出身份,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工委注重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一是通过“身边的感动”教育人。组织开展以“身边的感动”为主题的好人好事发掘、推荐和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挖掘、自下而上推荐、集体研究审核,选取36个不同侧面的典型个人和群体,逐个设计制作宣传图板,分4期在机关办公场所巡回展示,并印制宣传画册下发各单位。按照真实、贴近、可学的思路,宣扬了甘做人梯的“老黄牛”、真诚为民的“服务标兵”、美德善行暖人心的“公益达人”、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的“铺路石”等一大批感人事迹,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服务社会。

    二是通过“风采大展示”激励人。组织开展了“四明学堂·知行你我”市直机关干部风采大展示活动,活动由工委牵头,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发起,分为全面梳理晒业绩、亮相发言比激情、查摆问题找短板、整改落实促提升四大部分。除了各个市直机关内部发动、查找短板以外,各部门的处级干部将分批直接登台亮相,定期围绕相关单位工作职能、时政热点及急难险重任务开展情况等主题,接受现场质询,在“红红脸”“出出汗”的同时,引导市直机关干部晒业绩、比激情、找短板,做“知行合一”好干部。

    三是通过“锋领行动”引领人。以发挥党员先进性为重点,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一员双岗”锋领行动,引领机关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要求每名党员不仅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亮身份、筑匠心、赛业绩,也要走出社区所辖,通过掌上“甬·志愿”APP平台,化身为“党群帮帮团”的一员,在全市范围参加公益服务,八小时以外奉献社会。为方便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长,找到身边的公益岗进行组团服务,工委和有关部门全面梳理整合了宁波的公益资源,将全市公益基地连点成线、串线成片,形成一张“宁波公益全景图”,224个公益点连成22条公益风景线,包括各地的公益基地、公益小站、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宁波历史文化地标等,方便党员按图索骥,既能随时随地做公益,又能过好开放式组织生活。从今年7月起,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成为“党员公益日”。这一天,党员志愿者可以免费乘坐“公益巴士”,前往已经预约好的公益基地,用自己的特长为困难群体送上实打实的温暖和关怀。

    三、注重“反向提醒”,规范约束言行

    除了给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精神上“补钙”,加强正面激励,工委还注重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反向提醒”,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时刻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规范约束自身言行。

    一是“负面清单”消减“负能量”。一些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没有违纪也没有违反准则要求,但会对工作、生活甚至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工委面向全市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列出了关于言行举止的“负面清单”,下发到每名党员干部的手中。清单包括44条负面言论、24条负面行为,涵盖政治规矩、工作作风、群众纪律、生活作风、党风等5个方面,以漫画的形式给党员“扯扯袖子”“咬咬耳朵”。

    二是“口袋书”讲清“深道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政建设的论述,取材群众身边的事例、常见的事物、熟知的形象,工委专门编印了《清风漫笔——习近平总书记党风廉政论述漫画解读》“口袋书”,每个机关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口袋书”收录了宁波海事局党组书记赵青云业余创作的68幅漫画,以漫画形式讲述深刻道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提醒党员干部时时对照反思,规范约束自己言行。

    三是“五查五看”提升“满意度”。在市直机关组织深入开展“五查五看”活动,要求每位机关党员干部对标检视党性意识、规矩意识、宗旨意识、担当精神和道德品行,树立问题导向,同时要针对查摆出的短板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在整改落实中提升群众满意度。

    典型做法

    用“身边的感动”振士气聚民气树正气

    为展示机关干部真善美,弘扬机关群体正能量,自2015年开始,宁波市直机关工委在市直机关中部署开展以“身边的感动”为主题的好人好事发掘、推荐和宣传活动,努力塑造机关干部群体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引起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挖掘好故事提振士气。发动市直各部门和单位的91个机关党组织,通过广泛深入挖掘、自下而上推荐、集体研究审核,先后遴选报送了160名先进个人和群体事例。按照真实、贴近、可学的思路,宣扬了甘做人梯的“老黄牛”、真诚为民的“服务标兵”、美德善行暖人心的“公益达人”、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的“铺路石”等一大批感人事迹,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励机关干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服务社会。

    传播好声音集聚民气。在基层推荐的基础上,选取36例不同侧面的典型个人和群体,逐个设计制作宣传图板,分4期在机关办公场所巡回展示,并印制宣传画册下发各单位,确保宣传全覆盖。通过寻访典型工作、服务现场,采集、拍摄、制作采访视频,结合宣传图板上传工委门户网站,用视听感官打动大众。依托“知新党教”公众微信号,发动机关干部和群众转发点赞、投票评选,10万余人参与评选出10位年度人物,将宣传效应扩大和辐射到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

    宣扬好典型培树正气。为36名获得提名的典型颁发荣誉证书,以工委文件通报表彰年度人物,动员各级机关党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今年3月,隆重举办2015“身边的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剑波致辞,并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及工委领导一起为年度人物颁奖,700多名机关干部现场品读深受感动,通过回顾典型事迹、宣读颁奖辞、发表获奖感言,集聚和弘扬了真心为民的清风正气。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     电话:0371-65571718     邮编:450003

豫ICP备15013334号-1